□高紅十
  秋夜蟲鳴。
  先哼哼唧唧、輕攏慢捻,後嘈嘈切切、漫漶成片。畢竟秋蟲,不同於盛夏驕橫的知了叫,透著小資的感慨前世與憂傷今生。
  此時,最好讀古典詩詞中的邊塞詩,邊塞詩多發生於秋,便有了標題詩句: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許多年過去,王昌齡的《出塞》依舊排在筆者邊塞詩存之榜首。
  冷兵器時代,長城做為邊境線實體,為摧命的戰爭而建,卻由文化塗抹出一個個好聽的關口名稱: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嘉峪關、玉門關、古北口、喜峰口……想象一下詩歌發生場景:北方以北,西域之西,秋風烈烈,旌旗獵獵;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壯士如雲,猛將如雨。“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岑參);“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標題句摘自宋代詩人陸游的《書憤》:“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詩文包含兩個重要地點:大散關,地處陝西寶雞南秦嶺山中,瓜州渡在江蘇鎮江儀徵一線。大散關到瓜州渡,是南宋王朝與金劃定的南北之界。翻開地圖看看,可知割讓出多大一片土地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大散關到瓜州渡,征戰無數。民之傷又國之殤。
  沒有比邊塞詩帶有更多宏大主題:家與國,忠與姦,賊逆與英雄。每一時代節點,忠姦都有各自代表捉對廝拼。漢代蘇武與李陵,宋代岳飛與秦檜;汪精衛無疑是中國抗戰時期漢姦頭牌,與他對峙抗外侮英雄,眾多,太多,歷史未及篩出集萬萬人於一身之代表,鐵律再次昭彰:人的品行與節操大於高於人的才情。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毛澤東的詞《婁山關》,雖不是邊關意義的關,詞的沉鬱蒼茫卻得古典邊塞詩之真傳:馬蹄聲碎,喇叭聲咽……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依筆者見,由於詞將文字變身長短,讀起來,未及律詩鏗鏘給力,尤其邊塞詩。
  讓宋代愛國詩人陸游《示兒》為本小文做結:死後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四句二十八字,字淺白,卻意蘊醇厚。
  (原標題:鐵馬秋風大散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mj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