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衛生局發佈我市2013年居民健康數據,數據顯示,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78.15歲,首次突破78歲整數,且城鄉之間差距不足一歲,充分顯示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示範區建設推進,城鄉差距日益縮小。但另一項數據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和冠心病造成的死亡率在上升,凸顯出向居民普及傳授院前急救技能的必要性和緊整合負債迫性。
  我市人均期望壽microSD命首破78歲整數
  城鄉固態硬碟差距日益縮小使全市居民健康狀況不斷改善
  市衛生局剛剛公佈的統計數據表明,2013年我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78.15歲,較2012年上升0.烤肉22歲。其中,男性75.71歲,女性80.91歲,城市人口78.84歲,農村人口77.89歲。
  市衛生局局長楊小廣在向記者解讀這一指標時說,人均期望壽命是指通過科學的婚禮企劃方法計算在當前死亡水平下,預期每個人出生時平均可存活的年數,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綜合指標。他說,2013年該指標超過78歲,這是成都市人均期望壽命首次突破78歲整數,另外,人均期望壽命值的城鄉之間差距被縮小到0.95歲,也是歷年來差距最小的一次。
  通常情況下,在我國,人均期望壽命的城鄉差別會超過3歲,而成都的城鄉差別如今相差不到1歲,顯示隨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示範區建設推進,城鄉差距日益縮小,全市居民健康狀況不斷改善,預期壽命繼續小幅增加。
  連續9年無甲類傳染病發生
  有效的傳染病防控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健康安全環境
  對傳染性疾病的防控,關係著整個城市人群的健康安全,因此傳染病的防控成為我市城鄉居民關註的焦點之一。市衛生局發佈的健康數據顯示,2013年,在39種法定傳染病中,我市12種無發病報告,27種有發病報告,但全年無暴發疫情,法定傳染病總發病數比2012年下降12.10%。自2005年以來,我市已連續9年無甲類傳染病發生報告。
  楊小廣告訴記者,以上數據顯示了我市傳染病處於有效控制之中。發病穩中有降、全年無暴發疫情和連續9年無甲類傳染病發生體現了具體的控製成果,為維護全市公共衛生安全,為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
  急性心梗和冠心病死亡率上升
  院前急救技能在市民中的推廣普及有待進一步加快速度
  2013年健康數據顯示,在我市監測的惡性腫瘤、腦卒中、糖尿病、冠心病四類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總報告發病率為836.51/10萬,較2012年增加6.01%。其中糖尿病報告發病率284.77/10萬(比2012年上升11.50/10萬),即每千人中有2.8人新患糖尿病,惡性腫瘤報告發病率161.10萬(比2012年下降11.54/10萬),即每千人中有1.6人新患惡性腫瘤,腦卒中報告發病率199.17/10萬(比2012年上升13.59/10萬),即每千人中有1.9人新患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報告發病率191.49/10萬(比2012年上升30.45/10萬),即每千人中有1.9人新患缺血性心臟病。
  楊小廣告訴記者,慢性病發病率上升,再一次向全市人民敲響健康警鐘,提醒大家去建立科學的、有規律的健康生活方式。特別要強調的是2013年我市急性心肌梗死進入死亡原因前五位,排位較2012年上升1位,而急性心肌梗死恰恰需要市民學會基本的急救技能,病人發病以後的幾分鐘,是搶救的最佳時間,現場應急處理是否及時妥當,往往比醫院急救還要重要。如果掌握急救技能,可以為醫務人員趕來搶救創造先期條件,若不懂如何急救,則可能導致更加嚴重的損害,甚至不可逆轉的後果乃至迅速死亡。
  楊小廣說,我市一直在開展城鄉居民院前急救技能培訓,但從效果來看,並未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僥幸地認為悲劇不會發生在自己身邊,而對於醫療衛生機構,也需要去創新傳授急救技能的方法,讓居民更願意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有效輓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本報記者 鄧曉洪  (原標題:人均期望壽命首次突破78歲整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bmjsm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